摘要: 亲爱的同学们, 各位导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共同见证研究生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位。在此,
亲爱的同学们,
各位导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共同见证研究生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位。在此,我谨向2018届全体硕士生和博士生圆满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的祝贺!也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培养你们的母校、教导你们的导师、服务你们的教职员工,以及养育你们的父母、关心你们的亲朋好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最近几年,“赋能”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热词。赋能即赋予能力和能量,它最早出现在积极心理学中,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现在,赋能不仅被广泛用于组织由上而下地释放权力——尤其是下属自主决策的权力,更被拓展为个体自我激励、自我提升、自我升华的自我赋能。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诸位在三个方面持续赋能。
第一,思想赋能。
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尔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生最终的价值不只在于生存,而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思想的深度将决定未来的高度;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思考的能力。当下,智能越发达、思想越苍白的情况特别值得警惕。
1.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常言道:一滴水折射出太阳光辉。汉班固《白虎通·情性》曰“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见微知著就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见端以知末,就能知道事情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明代诗人周履靖亦言:“凡作绝句,如临窗景,立处虽窄,眼界自宽。题广者取远景,寸山尺水,愈觉其遥;取近景,一草一禽,皆有生意”。
诸位要善于通过身边的小事情,视野中的小角度,揭示问题的本真;要善于从寻常的生活、习见的事件中领会并不寻常的道理,发现其丰富深刻的内涵。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小圈,扩大视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袖里藏乾坤,沙中显世界”,诸位不仅要有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的能力,还要练就小中见大、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功夫,强化一叶知秋、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本领。“风起于青蘋之末”,大影响、大思潮、大风口往往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因此,必须敏锐觉察,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及早应对,下好先手棋。
进一步,看事情还要入木三分,惯于看到水面之下冰山的部分,见他人之未见。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习而不察、浑然不觉固不可取,但仅靠感觉、感知、感官也远远不够。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追根究底,探寻并揭示现象存在的深刻背景和深层机理,这既是寻找真理之必须,也是锤炼思想之必需。
2.问题意识与反思
要使自己思维活跃思想深刻,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自身置于问题之中。须知,真理的发现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实现的。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尤其要善于甄别“真问题”和“伪问题”。
君不见,但凡出现新闻事件,一些人常被各种反转的观点牵着走,情绪也随之起伏,自己毫无问题意识和主见;君不见,总有人终日忙忙碌碌,喊着“累成狗”、“被掏空”,却从未问如此不堪的缘由和如何改进的办法。在面对各种状况时,诸位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有独立思考,在兼听的前提下多听听自己的声音。不唯书、不唯上,不轻信、不盲从,不依赖、不人云亦云,要敢于质疑问难,坚持以一颗审慎的心去追问、求证和反思。
反思是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是知识的来源之一;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一种比较高级的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则认为,反思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本质。思想要深邃,就要不停地反思,要多总结经验,多吸取别人和自己的教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当然,反思也包括自我反省和自我否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了错误,就应该自我反省。自我肯定固然让人拥有自信,但更大的自信是敢于自我否定。
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将傲慢当成熟,把固执当个性,视偏见为当然。因此,自我否定是一件极其不易甚或十分痛苦的事。诸位要勇于自我反省,否定自己业已形成的狭隘偏见,否定自己的固步自封,否定自己的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是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存,就要在扬弃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3.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思想深刻、精辟、独到而非肤浅、粗俗、平庸是人人渴望的。深刻意味着能揭示事物的规律,能找出问题深层的原因,使人受到启发并在内心深处“有所感”。这需要很深的知识积累,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是不二法门。
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变”,正所谓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也是对饱学之士的生动写照。一个人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武装,思考问题时不仅思路开阔,而且能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害,直至臻于钩深致远、极深研几、开物成务、彰往察来的崇高境界。
要多读经典,尤其要多观看哲学、逻辑学方面的书。读哲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生活其实就是哲学。哲学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知世界,更重要的是,哲学可以使我们从宏观上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即用运动的视角、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从因果关系上把论据和论点联结起来。读逻辑修辞学对提高思维能力大有裨益,逻辑让我们思维更清明,论证更严谨,推理更缜密,由此形成真正的哲学智慧——辩证和通达的智慧。
第二,行为赋能。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然唯有行动才能使思想落实落地。我十分认同杰克·韦尔奇关于管理者行为能力的“4E1P”。其中,第一个E是积极向上的活力(Energy);第二个E是激励别人的能力(Eeergiz);第三个E是决断力(Edge),即对棘手的是非问题做出决定的勇气和能力;第四个E是执行力(Execute),即带领团队落实工作任务的能力。“P”为激情(Passion),即对工作真实强烈的兴奋感。一般而言,决断力和执行力可以靠经验积累和管理培训来提高,激情、活力和激励力则属于个人本性,很难通过培训来弥补。
1.激情与活力
富有激情和活力的人,血管里奔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对工作兴奋,对周围的一切也充满兴趣。有激情和活力的人乐观外向,善于与人交流、喜欢结交朋友,总是满怀热情地开始每一天。他们热爱工作,绝少抱怨,也很少显出疲态;他们热爱学习,敢于尝试,拥抱变革;他们渴望行动,善于将思考转化为行动,将行动深化为习惯,并将习惯扎根于使命。他们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他们深知,人生没有四季,只有两季:努力就是旺季,懈怠就是淡季。他们笃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他们对“志气”的解读是,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他们认为,赋能固然是组织的事、上级的事,更是自己的事情。须知,你是为你自己工作,你是为你自己学习。现在努力学习和工作,是为将来有更多选择生活的权利。诸位谨记:善于自我赋能,将是今后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同学们,榜样就在身边,邓自刚教授、杨倩博士就是自我赋能的典型。在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里,有一位80后博士生导师邓自刚,被誉为“高铁侠”。他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交大学习,留学日本后重返母校,自此扎根交大超导研究,现带领团队在“高温超导超级高铁”领域加速攻关。“不忘初心,勇往直前”,这是他给自己的激励。杨倩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祚万教授的博士生,去年10月她参与的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11月她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文章。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接连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其“秘籍”是她持之以恒的迭代试错、难以想象的勤奋和绝不轻易放弃的坚毅。
2.激励力
其实,激励力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它可以让其他人加速行动起来。激励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高度灵活且极具战斗力的团队。从领导者角度看,激励就是要相信团队成员,不断给团员创造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这既是提升竞争力的选择,也是组织结构扁平化、去中心化和市场竞争白热化带来的必然结果。懂得激励别人的人能鼓舞团队,承担起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并能享受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喜悦。
激励别人并不是只会作慷慨激昂的演讲,而是需要对组织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以及战略、业务、流程、资源等有深刻的洞察。同时,对激励对象的态度、能力、动机、偏好、诉求也要有精准的了解。当然,掌握出色的说服技巧,创造能够唤醒他人的氛围自不待言。激励不仅是激发他人斗志,其本身就是赋予他人能量——以信任为核心的力量。激励是一种典型的双赢:在给他人赋能的过程中,使自己也变得更有“势能”。
第三,情感赋能。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命特质。在这个越来越“物化”的社会,情感赋能尤需加强。
1.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人工智能英文简称AI,其汉语谐音“爱”恰恰表明,研究AI的逻辑起点是技术的伦理性和正义性,人工智能应让世界充满爱(AI),使人类更美好更温馨。然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工具主义大行其道,物对人的挤压不断增长。现在,抢红包的多了,情感表达少了;脸盲陌生的多了,见字如晤少了;旁观冷漠的多了,热情帮助少了。某种程度上,(冰冷)智能机器人时代的人们似乎变得缺少温度和热情,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
但是,人类拒绝冷漠,没有人愿意遭受冷漠。不管技术更迭多么层出不穷、眼花缭乱,但在所有高科技和黑科技面前,人类唯一不能退让的,就是对爱的坚持;人类坚决拒绝的,是技术的方兴未“爱”。人与人需要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传递爱心,感受温暖。每个人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也要关切他人的境遇,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诸位一定要有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和同理之心,要推己及人、奉献爱心,多做善事和公益,让彼此关爱和关怀的精神薪火相传。
2.学会宽容
生活中宽容的力量是巨大的。批评会让人不服,谩骂会让人厌恶,羞辱会让人恼火,威胁会让人愤怒,抱怨亦于事无补,唯有宽容让人无法抗拒,并使彼此走出“囚徒困境”。宽容是邻里和睦、伴侣甜蜜、家庭幸福的秘诀,常用宽容处事待人,事业、家庭和友谊才能稳固长久。学会宽容,就要学会原谅他人的过失,给人以悔改的机会。宽容之中蕴含着一份做人的谦虚和真诚,以及对他人的容纳与尊重。
生活的阅历、生命的体悟,构成了宽容的前提与基础。宽容是一种善意的理解和理解之后的爱和关怀,让原本平淡、烦燥的生活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宽容作为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彰显君子之风,其伟大在于发自内心。以宽容豁达的心对人,生活中就会大大减少怨气和烦恼,进而产生利人利已、有益社会的良性循环。学会宽容,不仅给他人带来愉悦和温暖,自身心灵也会获得宁静和安详。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宽容像天上的细雨滋润大地,带来双重祝福:祝福施予者,也祝福被施予者。
宽容别人,也宽容自己。宽容自己意味着对自身现状、境况不如意的正视、妥协、和解与释然,这体现了对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因此,宽容自己不仅是一种成熟,也是智慧,更是一种境界。当然,学会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也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宽容是一种做人责任和待人方法,学会宽容,便能洞察人性的弱点,领悟生命的真谛,走出认知的盲区,成为生活的智者。
同学们,新时代,青年人可堪当大任。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自我赋能,主动赋能,持续赋能,做一个“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交大人,在人工智能时代“赋能”前行,不断升华自己,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同学们,西南交大是你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你们永远的家。你们要常回家看看。
最后,由衷地祝福大家!
谢谢。
院校推荐
最新资讯
考研院校
考研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