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
日前,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总书记重要批示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开启了全面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近几年,安徽师范大学在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定准向、把好关。新时代迫切需要高质量研究生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需求的转变需要高等教育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内在要求。
从国际形势看:应对全球化竞争,适应新科技革命,迫切需要高质量研究生教育。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导致创新和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而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理应抢抓新科技革命机遇,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敢于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努力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
从国家需求看:融入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人才需求、科研需求、民生需求、区域需求等多元化需求十分迫切。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集中培养高地,具有汇聚各类优质资源的独特优势,要聚焦国家需求导向,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供给,切实为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进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大动力。
从高等教育看: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顶端,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擎,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学科和学位点、人才队伍和团队、教育改革和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关键要素上聚焦发力,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以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定准“三向”强化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
坚定政治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研究生教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为”方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坚持需求导向,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具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责使命和天然优势。学校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时代定位,建立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位点的布局结构,积极与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无缝衔接,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学位点与专业,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努力聚焦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学位点,有针对性地做大做强3至5个二级学位点(方向)。大力加强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合作,促进研究生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互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高端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全方位融合,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坚守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导师主体作用。导师是对研究生影响最直接、最关键、最深刻、最持久的人,其价值取向和作用发挥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学校十分注重提高导师“导学导研”意识和能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导师站在思政教育一线、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制高点上。导师队伍建设关键在树立科学评价导向,建立以培养质量为核心指标的导师评聘和绩效评价机制,发挥好评价导向“指挥棒”作用,引导激励广大导师潜心教书育人。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同等重要、教学人才与科研人才同等重要、教学项目与科研项目同等重要、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重要的意识,推动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作为导师考核评价的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引导和激励各位导师争当“四有好老师”。
把好“三关”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严把招生关,着力提升入口质量。学校始终坚持宁缺毋滥、优中选优的原则,探索建立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多元招生体系,切实把有兴趣、有基础、有潜力的好苗子选拔出来。全面深化招生考试改革,实行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制度,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核选拔体系,强化对学术志趣、科研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综合考察,拓宽生源选拔渠道。注重优化招考科目及考核重点,提倡按照一级学科命题和题库命题,着力提升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招生指标分配机制,招生指标要向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倾斜,注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学术型研究生教育。
严把培养关,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牢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分流发展的“三分”理念,实现“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统一,着力构建“知识探究、能力提升、人格塑造”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着力推动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以研讨和互动式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学术型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强化系统科研训练,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学术素养的锻造。着力完善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以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联合授课、学分互认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鼓励研究生赴国(境)外拓展研习,拓宽研究生国际化视野。
严把毕业关,着力提升出口质量。毕业与学位审核是把控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此时“水分”多少决定了研究生教育最终质量如何。学校注重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核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学位论文开题、送审与评阅、预答辩与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用好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加强对学位授予质量的诊断,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必须达标。分类制定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和条件,积极探索和试行研究生培养淘汰分流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不断完善自我诊断评估和学位点合格评估制度,开展研究生满意度调查,建立毕业研究生质量跟踪机制,及时发布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自觉接受全社会质量监督,大力造就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者:张庆亮,系安徽师范大学校长)
院校推荐
最新资讯
考研院校
考研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