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信息网【官方站】—国内主流考研网站,考研信息第一平台!

考研信息网【官方站】

中山大学校长:应增加广东高校研究生指标

摘要:澎湃新闻记者 赵实 官雪晖教育部于2017年9月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简称双一流)名单,中山大学成功入选,其接下

澎湃新闻记者 赵实 官雪晖

教育部于2017年9月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简称“双一流”)名单,中山大学成功入选,其接下来的发展备受关注。3月6日上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罗俊在发言时提出了中山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发展建议。

一流大学建设要立足中国特色,坚持开放式办学

“一流大学建设要立足中国特色。”罗俊表示,中山大学对学校的管理干部、学生辅导员进行了全面的革命传统教育,做到培训全覆盖。“我们要利用暑假时间,把所有的干部分班带到井冈山、延安、遵义等革命基地去学习。”而且,还要在学生中成立青马班,对学生加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观引领。

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坚持综合型研究型开放式办学,是一流大学普遍的办学规律。“为了使中山大学在文理医工等方面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广州办好传统的文理医科,在珠海校区新办了海洋学科,在深圳校区布局了新型工科,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罗俊介绍,目前,中山大学已经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研究方面,罗俊表示,中山大学的研究课题将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过去三年,我们投入资金16亿元进行三大建设,即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的培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开放办学方面,罗俊说,中山大学每年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约有1.4万人,每年的这个毕业礼,他要跟每一个学生都握一次手。“毕业礼要进行四、五天的时间。”他笑称,“我的右手要握得比左手要大很多。”而且,中山大学在过去的这几年,努力把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转移到社会,“最近我们刚刚有几个项目陆续取得了一些成就,技术转移达到了2亿多元,其中有一个项目单项就是2000多万,这在中山大学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以后没有孔雀往南方飞了怎么办?”:增加研究生指标

作为高校,应该如何加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服务支撑国家和广东经济发展的作用?罗俊提出,首先就应该加快增加高校博士生培养数量。博士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博士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科研队伍的整体质量和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和创新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据统计,美国每年博士毕业生约为18万人,我国现在的博士毕业生仅为5.5万元,我国的人口总量是美国的4.3倍,博士毕业生数量不及美国的1/3,“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需要,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迫切需要。”

罗俊以医疗为例,“现在深圳的常住人口超过了2000万,需要大批的高水平的医生,希望国家能够给我们多一些博士生的临床医学博士的指标,比如临床医生的8年制博士生能够给500个名额,因为他们要8年之后才能服务于社会,所以我觉得这已经十万火急。”

罗俊还希望能够加大对广东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广东已经全面迈进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2017年,广东GDP近9万亿元,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连续五年超6万亿,出口占全国比重超过1/4。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接近了创新型国家地区的水平。高技术企业科技孵化器,专利授权量研发人员等指标长期保持全国第一的优势。”然而,他发现,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导致广东创新后劲不足,“以前都是靠孔雀东南飞,以后没有孔雀往南方飞了怎么办?这已经成为广东进一步支撑全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突出短板。”

他现场给出了一组数字:广东每万人中,博士生的平均招生计划仅为0.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54;广东70万研发人员中,博士生的数量不到4%,低于全国水平的6.5%。“这两项指标与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均有显著差距。”罗俊说,当前广东正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国家应增加广东高校的研究生指标,尤其是博士生指标,从为广东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创新人才支撑。

院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