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魅力来源于活泼想像力 昨天下午,曾凭一首诗作《乡愁》蜚声当代文坛的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登上第八届深圳读书月读书论坛,用...
艺术魅力来源于活泼想像力昨天下午,曾凭一首诗作《乡愁》蜚声当代文坛的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登上第八届深圳读书月读书论坛,用一场主题为《灵感从何而来——论艺术经验的转化》的精彩讲座为历时一个月的深圳读书月和深圳读书论坛画上了圆满句号。
在讲座上,年近八旬的余光中以他丰富的创作经验、开阔的艺术视野和睿智幽默的谈吐阐述了他对艺术诞生过程的独家解读。他认为,艺术不仅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往往源自他人的经验和活泼的想像。只有充分调遣各种艺术元素,将它们完美糅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知识、经验和想像缺一不可
“艺术创作有三大条件:知识、经验和想像!”讲座一开始,余光中就开门见山地亮出了他的观点。余光中认为,传统的写实主义固然是文学创作的一条康庄大道,但人的观察能力和亲身阅历毕竟是有限的,世界上有很多的主题往往无法亲自去体会,这就需要借助于他人的经验和自己活泼的想像力。比如宗教、传说和神话题材,要靠作者对经典的深刻体会和注入丰沛的情感、释放活泼的想像力来将这些精神世界里的东西变为引人入胜的艺术作品。
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余光中拿大家习以为常的登山作为例子。他说:“纯粹的爬山并不会诞生艺术作品。只有你爬山前事先知道这个山叫什么名字、在古代有什么传说,山上有什么寺庙和动植物,才能为作品诞生奠定基础,这是知识。爬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那是经验。爬到山顶后,还要让自己的想像力奔腾起来,才能心生感慨,抚今追昔,抒发感情,这样才产生好的艺术。”
余光中在西班牙看到斗牛,对背后的习俗与文化感到好奇,于是去翻《大英百科全书》查阅相关背景,写出了《红与黑》等作品。他到印度,对圣雄甘地感兴趣,于是看了电影《甘地传》和大量资料,将自己心目中的甘地写在纸面上。余光中说,这都是将知识、经验和想像结合在一起的结果。
“落日说:黑蟠蟠的松树林背后,那一截断霞是它的签名,从艳红到烬紫。有效期是黄昏。”这是余光中诗作《山中传奇》中的一段诗句。余光中以此为例说,能写出这样富有通感的诗,就是因为自己放任想像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对自然界的景物有了精彩生动的个性化诠释。知识、经验和想像缺一不可,这正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不同艺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凡·高、刘国松的绘画到王新华的摄影作品,从西方的摇滚乐到中国的古代雕塑,在余光中的讲座中,这些不同门类的艺术被他“汇于一炉”,用来互相印证他的艺术观:不同的艺术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完全可以进行相互转化,从而激发出崭新的艺术景象。
余光中先为大家吟诵了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歌《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人质疑诗中的“鸭”为何不是其他家禽,余光中的回答很简单,那是因为苏轼这首诗所描绘的对象只是一幅僧人惠崇笔下的画作,画作中的内容被形象化地融入了诗作。这首诗并不是苏轼的直接经验,而是来自于图画中的间接经验。再比如,画家傅抱石听了古琴曲《平沙落雁》之后创作了一幅国画,而余光中看到这幅画之后又把画中的意境写成了一首同名诗。这就是艺术门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典型例子。
由于想像力的加入,同样的题材在不同的艺术家笔下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效果。余光中为观众展示了不同画家所画的油画《最后的晚餐》和《圣乔治屠龙》,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所诠释的艺术风格差异非常大。余光中引用了唐代诗人李贺的诗:“笔补造化天无功”,意即造化的不足可以由艺术来弥补,艺术家往往用手中的笔来使自然界展现出艺术的色彩。所以人们常说“江山如画”,这已经远远超越了写实主义的范畴。
上一篇:艺术硕士备考:美术方向复习重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院校推荐
最新资讯
考研院校
考研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