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信息网【官方站】—国内主流考研网站,考研信息第一平台!

考研信息网【官方站】

李奕滨:中国商学院“创享说”

摘要:  主持人:非常感谢施书记和我们一起共同来分享,我们也期待像天大这种绕口令式的创新创业方式发展成果。  同济大学的与管理学院当中有...

  主持人:非常感谢施书记和我们一起共同来分享,我们也期待像天大这种绕口令式的创新创业方式发展成果。

  同济大学的与管理学院当中有创业想法的学员不仅能够站在创业大赛的舞台上,得到创业基金的扶持,而且他们更能享受到来自全球顶尖的创业课程。接下来就有请来自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EMBA中心主任李奕滨女士,就中国商学院创享说主题进行演讲,有请!

  李奕滨:各位来宾、各位同仁朋友大家好,我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李奕滨,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个论坛,跟各位分享一下我们学校在创新创业这个教育当中的一些实践。

  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对中国商学院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我们也谈不上有成功的经验,今天更多是抛砖引玉,非常期待能够跟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刚才天津大学的施老师已经讲了,商学院在“双创”人才培养当中究竟能够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施老师说商学院是一个教育的提供者,我非常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去年作为中国的创业元年,就像天津大学做的一样,有很多商学院为他们的学生开设了一些创业的课程,制定了一些帮助学生创业的政策,提供了一些平台。我们学校认为在“双创”人才的培养当中,在创新和创业教育两者当中,创新教育更重要,因为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的本质在于价值创造,创业实际上是实现价值的过程。所以,如果这个创业教育脱离创新的基础,长期来讲是难以维系的。因此我们学院更多把资源、精力放在创新教育这个领域。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其中第四条是我们在创业方面的实践,其它三个方面都是跟创新教育有关的。

  在创新教育当中,我们主要从三个维度,即项目的设计、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来满足学生对创新教育的需求。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商学院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不仅仅是一个创新教育的提供者,更重要的是,商学院本身也应该是创新创业的实践者,你很难想象一个商学院在自己的产品设计,在自己的课程设置,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不做任何创新,却可以为他的学员成功地提供创新或者是创业教育。比如说我们在做我们自己的项目设计时,我们所遵从的理念是:创新来自于边缘。怎么来理解?

  对于商学院来讲,项目就是我们的产品。MBA和EMBA又是商学院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项目,特别是上海,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么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对于我们学院来讲,怎么样才能突出重围?我们实际上是避开了在中间地带的竞争,比如说其他商学院可能会做general MBA和EMBA,但这不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会结合自己学科的优势从边缘切入。什么是同济的学科优势?同济大学原来是理工科背景的大学,优势学科是项目管理、城市管理、现代服务业当中的金融和我们的物流。所以,我们的所有项目设计都是结合这三大优势开展的。而且我们也寻找到在这些领域当中有国际声望的合作伙伴。比如MBA这个层面,我们选择曼彻斯特跟我们合作以项目管理为特色的MBA,我们选择美国的Case Western Researve合作MBA+MF,我们瞄准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美国、印度三方合作Global MBA。EMBA层面,我们依托同济大学跟德国的历史渊源,和德国最好的商学院——曼海姆商学院建立了一个双学位EMBA项目,我们跟米兰理工做设计管理方向的EMBA,因为同济的设计在全国也是领先的。我们学院所有的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坚信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可以做到创新,那后面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选择、学员的构成也自然而然会是跨界创新的。

  有了很好的项目,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究竟可以为学生提供哪些课程?创新创业既然对我们都是一个起步阶段,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你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也许最好的策略就是复制和模仿,即“合法的复制是创新的起点”。可能有些人会为此感到羞愧,因为中国历来被称为“山寨大国”。但是有研究表明,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行业的创新,98%的价值是来自于复制,来自于模仿,包括苹果,它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从模仿和复制起家的。就像艺术大师毕加索说的——“Good artist copy, great artist steal。”——当然这种steal要合法。

  因此,在目前的起步阶段,我们的选择是跟世界上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的领先者进行合作,比如美国的创新,在东海岸是以波士顿为中心,西海岸是以硅谷为中心,我们在东西海岸各自选择了一个合作伙伴,在美东我们选择的是百森商学院(Babson),美西我们是跟斯坦福(Stanford)的一个创新实验室进行合作。我们合作的形式,包括送老师参加他们师资培训的项目,以及合作研究,我们也把他们的老师邀请到同济来上课,有线上和线下的课程。我们百分之百引进他们的教材和课程,因为在你没有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可能全盘复制或者模仿,也许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从我们目前的学生反馈来讲,实施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除了邀请他们的教授走进来,我们也会带学生走出去,我们会根据学生的需求、行业的背景,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游学的线路,美东和美西两条线路。我们到德国有工业4.0的线路。同济因为是理工科的院校,学生对以色列这样一个高科技创新的国家感兴趣。学设计的学生喜欢去北欧。这样不同的线路,在游学的过程当中,我们一方面会邀请当地跟我们进行合作的这些学院的教授给我们学生上课,我们也可以拜访当地非常有名的在创新创业领域里的成功的一些企业,开拓学生的视野。

  课程设置方面,我们感觉到现在课堂已经不再是学校的专利,其实对于商学院来讲,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来自于我们同行之间的竞争,可能也来自于社会办学力量的崛起。现在很多人去关注马云的湖畔大学,吴晓波的千人大课,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尤其是在创新创业领域。这些学校或者项目非常具有吸引力。就像有人说的,你眼前的敌人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敌人,能够打败我们的永远是这个行业生态的改变和边缘力量的崛起。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选择跟这些社会力量进行对接,我们送我们的学员到这样一些课堂上,参加这样的一些项目,当然也可以请这些所谓的大牌到我们学校来上课、做讲座。

  有了平台,有了课程,接下来是怎么样deliver?用什么样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此,我想引用清华大学钱颖一院长的观点,他说传统商学院的教育更多是培养的是管理者,我们今天商学院的教育应该侧重培养创业家和企业家。但是培养管理者和培养创业家、企业家,这两个的方式和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你要培养企业家和创业家,就要培养他们创造性的精神、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能力。那怎么样才能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我们的尝试是这样的,在我们的课程当中,我们融入了游戏,我们融入了一些模拟仿真课程,融入了设计思维。为什么融入这些元素进来?

  我想先谈谈游戏,有学者研究证明,你要想打好游戏,大概要花费80个小时的时间,和学一门课程的时间大致是一样的。而且,一个人在游戏的过程当中,他要不断地试错,这跟一个创业者在创业过程当中要不断地尝试、试错,本质上是相同的。第二,游戏意味着什么?游戏意味着有意思、有趣,游戏还意味着放松,还意味着大家有互动、投入,而这些是我们传统中国的教育所短缺的。尽管商学院比其他学科教育已经好很多了,我们已经在强调学生的参与,但实际上依然是不够的,我们的教育还是一言堂,不是学生参与为主。怎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我们发现把游戏引入我们的课程当中来,会改变我们现在教学当中遇到的一些困境。

  第二个是仿真模拟。比如我们都做国际认证,做国际认证的时候,专家经常问你一个问题,你们怎么样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作业论文这些都是考核方式,但如果我们可以创造一个仿真的环境或项目,来检验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其结果会更好。

  第三,我们引入设计思维。有研究表明,设计师和创业家,两者在思维上非常非常相似。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加上同济大学的设计与创意学院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我们邀请他们的教授开设一些设计思维方向的课程。

  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除了这三点创新以外,我们目前还在做“失败教育”。中国的文化对失败没有那么宽容,我们的案例教学当中,引入的案例更多是分析这个企业是如何成功的,而不是这些企业是如何失败的。作为一个创业者,他一生或者是他的创业过程当中,就是要经历千锤百炼的。所以,怎么看待失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别人的成功实际上可能是很难复制的,但是我们可以“learn by doing, learn by mistakes。”,我们会教会学生,如果你要创新,应该尽早失败、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失败。另外,you have to wonder before you wander。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都是创新教育当中的一些想法和实践,我们对创新教育最终极的目的,我们当然不是说想只培养一些School Smart,我们希望他们的知识、技能能够落地,能够落实到创业项目上,也就是说我们也要培养Street Smart。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在创业这方面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就像刚才施老师讲的,因为大家都是体制内的学校,可能所给予的政策和操作的手段是非常雷同的。所以,我们也不外乎包括这样四个方面,创业辅导、创业竞赛、创业交流、创业孵化。

  对于本科生、学术类的研究生、或者是MBA和EMBA等不同的层面学生,我们都会帮助学生成立了一些创业类的社团,组织创业类的论坛、沙龙、研讨会、分享会、创业大赛等等。

  去年开始非常非常流行“众创空间”,我们学校也有两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一个是MBA校友成立的“筑+Café”,还有是EMBA今年成立的“创客100”。这两个众创空间还是聚焦在跟同济自己的学科优势相关的,比如建筑设计、房地产上下游,在垂直领域里面寻找创业的机会。

  最后,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介绍——跨界是引爆创新的支点。为什么这样说?无论是我们的项目设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员和教授的选择上,实际上我们都在做一件事,就是“跨界组合”。曾经有哈佛大学的教授,他们对一些创业者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创业者身上可能具有这样五个共同的特质,第一个特质是这些人都非常善于观察(Observing)、这些人都非常好奇,他们都不满于现状。第二,他们提问(Questioning)。第三,这些人非常善于联想(Associating)。什么叫创业、创新、创意?实际上当你脑子里看似不相关的东西,把它整合在一起的能力,这个就是创新的能力。然后这些人都勇于尝试、勇于实践(Experimenting)。最后,他们也愿意交流(Networking)。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做的所有事情,最后都是在为跨界服务。我们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跨界交流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以上的特质,或者帮助具备上述特质的学生更好的成长,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平台,创造环境、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分享,谢谢大家!

院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