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信息网【官方站】—国内主流考研网站,考研信息第一平台!

考研信息网【官方站】

MBA案例:卖煎饼的黄太吉凭啥能融资1.8亿

摘要:资本寒冬来了,融资难已成共识,沉默已久的黄太吉却突然宣布完成B轮融资,1.8亿。而黄太吉创始人赫畅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今天的黄太...

资本寒冬来了,融资难已成共识,沉默已久的黄太吉却突然宣布完成B轮融资,1.8亿。而黄太吉创始人赫畅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今天的黄太吉已经远远不是昨天的那个煎饼了,它革了自己的命。赫畅还说,他还要革整个外卖行业的命,挑战不能盈利的外卖O2O们。

  10月9日,黄太吉创始人赫畅正式对外宣布,黄太吉完成了总金额1.8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估值2.5亿美元(近15亿人民币)。本轮投资由家族基金和A轮投资人盛景网联领投,部分A轮投资人跟投,投中资本为本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黄太吉,这个名字可以说盛极一时。2012年,那个在北京CBD开奔驰送的煎饼果子外卖,那个说“我就是要打造大牌范儿煎饼”的赫畅,大概让全国人民都在心里嘀咕过:“看你小子怎么赚钱,看你小子能烧到什么时候。”

  这种火热大概在去年就没多少声音了,不过,去年有一篇文章转得挺多,说黄太吉煎饼店门可罗雀,被吐槽味道还不如路边摊,现在百度搜索“黄太吉”第一页还有这篇——这还说明一个问题,赫畅是真没找人做过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

  “可能在业界看起来稍有沉默,其实在黄太吉拥有的用户群里,我们并不沉默,一样很热闹。最近的两大喜剧煎饼侠和港囧都看了吧,都有我们声势浩大的合作。”赫畅当然不认可上面的说法。

  赫畅说,人们对黄太吉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以前的认知上,但其实从第一天开始,黄太吉就决心扎根在餐饮行业,整合供应链,同时不断向上游延伸壮大。

  从“煎饼专卖”到“外卖产能开放共享平台”

  整理黄太吉的发展史,赫畅是这样总结的。

  在开始创业的前18个月,黄太吉用互联网营销引流,打算用互联网的方法改造传统餐饮的成本结构,从而在保证客流的情况下,能够把店到开便宜的商区,计划做“中国的麦当劳”。

  不过,几个月后,这个模式出现了“bug”,因为没有人会天天吃煎饼果子,而且配送对象还是CBD的白领。所以他们就开始尝试其他品类和品牌:主打炖菜的“牛炖先生”、川渝风味的“大黄蜂”小火锅、“从来”饺子馆、“幸福小冒菜”、“叫个鸭子”……大概在2014年6月,赫畅从单纯的“经营一家店”,变成了“经营一条街”,顾客怎么买都是他的。

  “虽然这从成本结构和收入上说更合理,但我们从去年9月开始就遇到了一个挑战,我们发现这个刀动得不够深。”赫畅发现,这种模式骨子里还是传统思路,它无法大幅度地压缩交易成本,相反客单价的上涨赶不上硬性支出。“再能融资你都只能是带伤上阵”,黄太吉又进入到和自身成本的斗争中。

  “餐饮行业主要有两个成本:食材、路径。”赫畅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食材成本肯定不能压缩,而这个“路径”可以是传统的店面、装修、服务员,也可以是重塑一个新的场景来完成从锅到顾客胃里的过程。他决定从后者动脑子。

  赫畅判断,未来的用户会在手机里,而不是在大街上,这是个大趋势的改变。在这个基础上,黄太吉拓展了“外卖”业务,不同于传统商户,黄太吉的“外卖”是把生产和店面分开,在北京的CBD开起“工厂店”,做自有品牌的大批量外卖生产配送业务。

  从传统思维看,这样做的好处是:流水线式的操作和供应,产能更好;就在CBD,送餐速度快;边际成本大幅降低;因为不占店面的生产能力,就不会出现顾客因为排队被外卖抢了先而有体验上的不满。

  “今年2、3月就做起来了。我们做了个测算,传统独立店外卖一天峰值在300-400左右,工厂店一天现在是4000单,这就是等于10倍的产能。”赫畅说,黄太吉日均北京一个城市能做到2万多单,还是仅在国贸、亦庄、中关村这三个商圈,核心还是工厂店的模式。

  当这种外卖形式达到一定体量之后,曾经的那个“bug”又出现了:消费者不会天天吃黄太吉系列,而黄太吉这时也有富余的产能——那不如把产能分享出去。

  今年7月开始,黄太吉正式开放成“工厂店第三方平台”,由品牌方提供半成品,大批量交给黄太级做热加工和配送。这其中的限制和要求是,餐饮品牌方本身产品容易标准化,第三方影响力要够。

  数据!数据!

  赫畅说,这个模式之前,黄太吉月收入200万左右,而这次模式创新之后运营不到半年,仅北京一个城市,月收入翻了10倍。“未来三个月就可达到日均外卖8万单,单月营收超过8000万,明年全年预计在15到20个亿。现在70%的集团营收来自于外卖业务,而且自营的流量正在快速的从第三方平台转移回来,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很欣喜的发展趋势。”

  开放产能后的短短两个月,传统早晚餐品牌“净雅”、“新加坡妈妈烤包”、还有前阵子被北京城管一举制服的斯巴达勇士“甜心摇滚沙拉”,马上还有某位明星开的餐厅……已经有十几个品牌加入了黄太吉平台。

  “一碗冒菜的小幸福”CEO商泽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他们是第一个在黄太吉产能共享平台出现的第三方品牌。

  据商泽华介绍,他们原来几乎不做外卖,日营业额13000,外卖只占500左右。而加入平台后的第一周,日平均100单外卖左右;在合作的第一个月,这个日均达到500单,外卖反超堂食,这还只是加入国贸建外第一个产能工厂店的数据。现在,他们已经进入了黄太吉4家产能工厂店,平均一个产能店在300单左右,而门店如今已经成了客人体验和互动的“场景店”。

  “门店的作用是产品研发、品质把控、品牌认知,这才是餐饮品牌的核心,至于其他就交给黄太吉去做。”商泽华说。

  《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电商品牌“沈爷的宝贝”沈宏非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非常看好这个模式。“黄太吉外卖平台其实是外卖共享经济模式,和他们合作其实是个多赢的事。”他说。

  赫畅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今年7月开始,黄太吉盈利了。”

  外卖业的挑战者

  眼下,对于百度、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来说,黄太吉还是一个超级商户,据赫据透露的数据,黄太吉占百度外卖的7%。不过未来,这些平台大概要小心了。

  按照赫畅的说法,黄太吉不只是个产能共享平台,它还包配送、管客服,“我光客服就有100个,比饿了么它们都多。”

  有了新的融资,赫畅说会用在继续扩大黄太吉外卖平台的产能扩张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上。他的野心不止在于赚传统餐饮品牌商的钱,他还要搅动整个外卖平台市场。

  如今的微信公众号上,和其他外卖平台操作差不多的黄太吉已经上线了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新的App也已经过一轮调试等待上线——和前者最大的不同是,它能盈利,而且盈利能力还挺强。

  黄太吉也在做CRM系统,一头对接了百度、饿了么等多家外卖平台的数据,另一头对接了自己,用它可以集合所有外卖平台卖出的数据,商户在配送时也能自行调整配送路线和能力——赫畅要把这个系统也共享出去,免费。

  目前,外卖O2O行业最大的想象空间就是通过餐饮CRM系统、产业链覆盖和大数据挖掘了。不过在想象变成现实之前,需要不间断的投入,自建物流团队、给商家外送补贴、缩短与商家的结算账期……各种“烧钱”——所以才有了美团和大众点评的“抱团取暖”。

  赫畅说,他要把黄太吉变成整个中国餐饮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变革的发动机,一个未来餐饮行业的平台。“我们希望成为上游产业链和终端用户的深度整合者,这种整合不是解救某个餐厅,而是扩大提升整个行业的集中度和产业效率”。

  现在的问题是,百度、美团、饿了么肯定也有能力反过来向上端供应走,就用黄太吉的模式——“这是我最喜欢回答的问题,那说明我的模式是对的呀!或者也可以投资我们。”赫畅笑着说。

院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