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来源于考试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选择工作还是读研,尤其是这份工作的薪资可能还不错,对初出茅庐的你有着一定的诱惑力,那么一定会陷
文章来源于考试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选择工作还是读研,尤其是这份工作的薪资可能还不错,对初出茅庐的你有着一定的诱惑力,那么一定会陷入以下这种困境:
“我想先工作,工作一两年再考研究生。这样好吗?”
“很好!这样有机会先用实务来印证学理,你读研究生时才会比人更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
“可是,我怕当工作后,会失去斗志,因此考不上研究生。”
“那你就先考研究生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生,我怕自己又会像念大学时一样茫然,因此念得不甘不愿的。”
“那你还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这的确是一种让我们焦虑又压抑的感觉 ,如何才算是正确的选择呢?
下文摘自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彭明辉谈困境与抉择》,希望能为踌躇的同学带来些许启示。
先工作或先升学,表面上大相径庭,其实骨子里的差别根本可以忽略。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主人原本喂养猴子的果实是“早上四颗下午三颗”,后来改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兴而坚持要改回到“朝四暮三”。先工作或先升学,其间差异就有如“朝四暮三”与“朝三暮四”,原不值得计较。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生死攸关的地步。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得不知何所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或者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愈小,越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我们却经常看不到长远的将来,短视地盯着两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处;想选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处。如果看得够远,人生长则八、九十,短则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当然,有些人还是会忧虑道:“我工作后,会不会因为家累或记忆力衰退而比较难考上研究生?”我只能这样回答:“一个人考不上,只有两种可能:或者他不够聪明,或者他的确够聪明。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那只能说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是决心不够强,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它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下它。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生也无需感到遗憾。不是吗?”
人生的路那么多,为什么要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有才华的人,不会因为被名校拒绝而连带失去他的才华,只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薪水过活。福祸如何,谁能全面知晓?我们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说也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也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努力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所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捐,最后该得的不白少你一分,不该得的也不白多你一分。
一个大四的学生问我,他的能力是否适合往社会学的学术领域发展。我很诚实地回答:“不知道,至少要等你三十岁以后我才有机会知道,也许还得要等到你四十岁以后才知道。”其实知道不知道并不重要,人生最重要的是尽心做人,尽兴地活。至于成就,成也在天,不成也在天,就毋须为此挂虑了。
院校推荐
最新资讯
考研院校
考研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