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学海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
万学海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1.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选择题,材料题)
①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崇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追求。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在理欲观上主张导欲、节欲,强调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时刻对私欲、贪欲保持警惕。
②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儒家把“仁”、“义”视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言“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墨家把“兼爱”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提倡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摩顶放踵。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道德理想主义情怀,无数志士仁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心怀天下,利济苍生,为追求道义、实现理想而上下求索。
③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中国古人认为,“白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认为教化的目的是“明人伦”,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古代思想家们不仅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而且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如“改过”、(“慎独”、“重行”、“内省”、“自讼”、“居敬”等修养方法,以及家庭教化、学校教化、乡里教化等教化方法。
④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儒家认为,人生境界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理想人格,儒家把“君子”、“圣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新民”的理想人格。
⑤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疑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①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②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③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选择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人民族精神之中。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价值认同的标识、传承发展的支撑,是推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既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既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
(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选择题)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①团结统一
历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都站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主张用信义、和平的方式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友好相待。
②爱好和平
“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关系问题上的宽宏胸襟。联欧亚,开辟丝绸之路;通亚非,郑和七下西洋;历万难,玄奘印度取经;为传经,鉴真东渡扶桑……这些典型事例,都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进行和平交流的历史见证。
③勤劳勇敢
④自强不息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选择题)
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第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
第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第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②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材料题)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第三,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选择题,材料题)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更加丰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把维护祖国统一放在突出位置,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①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这种情况使有的人对自己的归宿感产生了困惑,甚至认为爱国主义在今天已经过时了。
事实上,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只有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以下三个观念: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②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也是一致的,这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在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4)做忠诚的爱国者(选择题,材料题)
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
①推进祖国统一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大好形势,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促进民族团结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
③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一,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第二,增强国防意识。
第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改革创新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改革创新精神也由此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
(1)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选择题,材料题)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了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勇于打破与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不相吻合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束缚,从不合实际、不合规律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错误和教条式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体现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自甘落后、故步自封,也不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躺在代表历史的功劳簿上自满自足、裹足不前,而是以“落后就会挨打”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自我警醒,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奋发精神和竞争意识自我激励;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有“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闯劲,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劲。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如,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形成的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在筹备和举办重大活动中形成的奥运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这些精神代表着时代的最强音和社会发展的大潮流,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充分展示和生动体现,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2)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选择题,材料题)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创新也是全面的创新,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②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
(3)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选择,材料题)
①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为他的书斋题联自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敢于大胆突破陈规甚至常规,敢于大胆探索尝试,善于观察发现、思考批判,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路漫漫其修远兮”,最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需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信心。
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言:“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②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改革创新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李大钊曾写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警语,“铁肩道义”就是其“妙手文章”中的责任与使命。
③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改革创新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玄谈,而是必须付诸实际的实践实干,既需要树立勇于改革、锐意创新的思想理念,也需要培养和增强将改革创新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和本领。
第一,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
第二,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
第三,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上一篇:【考研政治】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下一篇:最后一页
院校推荐
最新资讯
考研院校
考研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