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林世宁、通讯员郑梦婕报道:曾经炙手可热的EMBA(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随着去年中央一纸禁令,行情急转直下,有的学校招生数直降...
记者林世宁、通讯员郑梦婕报道:曾经炙手可热的EMBA(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随着去年中央一纸禁令,行情急转直下,有的学校招生数直降40%。EMBA陷入尴尬境地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18日,在庆祝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建院30周年院长论坛上,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的商学院院长就此各抒己见,建言献策。招生数最高下降40%
2014年7月,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该通知特别要求,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和各类名为学习提高、实为交友联谊的培训项目,已参加的要立即退出。中央禁令一出,不少EMBA培训班都出现了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退学潮。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韩顺平坦言,该学院EMBA招生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此前南大EMBA的主要生源来自国有企业,并与一些长期合作的国有企业签订战略协议,禁令一出,仅这一部分损失的生源就占招生计划的40%。
南京大学绝非生源下降的个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坦言,虽然没有官方数字,但他个人判断,过去一年,整个EMBA业界生源下滑了1/3左右,“规模或多或少收缩是不可避免的。”
探因:中央禁令只是催化剂
据了解,EMBA生源下滑是一个普遍现象,并非只出现在政府背景学员集中的地区。中央的一纸禁令真的对EMBA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志宏认为,三个因素把EMBA推到了今天这样一个转折的关口,第一个是中央禁令;第二个是经济转型,中国整体经济的调整和下滑;第三,EMBA在中国发展十年,自身也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对此,毛基业表示,从需求方面讲,EMBA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改革开放30年有一批企业家、高管,原来没有硕士学位,“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缺乏理论知识,需要到学校重新补课。学知识、拿学位、交朋友,90%的EMBA学员读书是出于上述目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知识来源多样化了,有学位需求的企业家也越来越少,因此生源减少也是大趋势。
“如果说八项规定和中央文件起到了一定作用,无非是加速了转型过程,加速了拐点的到来,加速了变革的趋势,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毛基业分析说。
回归教育本质才是出路
当前局面下,EMBA的出路在哪里?参加论坛的院长们多数都提出EMBA需要改革创新,回归教育本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殷志文表示,社会对EMBA还是有需求的,包括珠三角地区,很多80年代、90年代创立的私营企业,他们管理中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问题,新一代接班人,还是有学习的需要。
李志宏指出,回归教育本质,首先要明确EMBA怎么定位,跟MBA、EDP的差别在哪里,能够给企业的高端管理者提供的价值在哪里。他认为,“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MBA、EMBA项目高度的同质化,缺乏特色,未来一定要做精品,做特色。”例如,哈佛大学的特色是领导力,几乎所有课程都会涉及领导力;哥伦比亚大学的特色则是金融;伯克利大学的特色则一定是创业与科技管理。“差异化是未来的方向,差异化一定是基于资源的差异化。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统一,做精品,做行业特色、区域特色、科研特色,把它渗透进来做出精品。”
上一篇:45岁吴奇隆北大念EMBA 网友高呼“校草”
下一篇:最后一页
院校推荐
最新资讯
考研院校
考研调剂